案例实践 | 世界最大垃圾场如何再生?纽约弗莱士河公园的经验
【摘要】2016年底,纪录片《塑料王国》(Plastic China)在朋友圈刷屏。这部由中国自由摄影师王久良完成的纪录短片,对东部沿海小镇一家塑料回收处理的家庭工厂进行深描,围绕厂长坤和他仅有的雇工彭两户人家展开,特别是家中的孩子。“孕妇在垃圾堆旁生下孩子;孩子把捡来的注射器吸满水含在嘴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塑料垃圾对这些人、这片土地造成的巨大伤害令人动容。影片的出现,将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每个城市都不愿面对但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我们的城市需要从这里再次出发!资料显示,填埋仍然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模式。结合建设时间和设计年限,我国垃圾填埋场在未来10年将大量关闭,因此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成为众多城市已经或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才能将这个谁都不待见的场所转化为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甚至成为“人见人爱”的沃土?纽约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变身湿地公园的例子,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背景
垃圾,是当代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城市蓬勃增长的人口与空间规模的背后,垃圾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包围着城市。目前,中国有超过1/3的城市正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实(图1)。
图1 被垃圾场包围的北京
资料来源:王久亮摄影作品集《垃圾围城》
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填埋、焚烧与堆肥。其中,焚烧法是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方法,但建厂对成本、技术与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堆肥则主要针对有机垃圾。在我国,填埋法仍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率超过70%。除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之外,未经有效处理的垃圾填埋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由于规模限制,当一个填埋场满载时,只能“另起炉灶”,建设新厂。因而,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地成为消极、破落且无人问津的地区,并将持续对环境产生污染。
鉴于西方国家在垃圾填埋场修复与再生方面已有较多实践,本文将以纽约弗莱士河公园(Freshkills Park)为例,介绍废置垃圾填埋地规划再生的经验(图2)。
图2 弗莱士河公园改造效果图
1 基地概述
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位于纽约斯塔滕岛(图3),占地面积超过2200英亩(约8.9k㎡),于1948年投入运营,2001年停止接收垃圾。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也是1990年代纽约市唯一仍在使用的填埋场。随着1999年弗莱士河更新计划的启动,原有填埋场区陆续关闭并封场,直至2001年,填埋场接收了最后一批垃圾——“9·11”事件后的世贸中心建筑废墟。
图3 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区位和规模示意图
弗莱士河填埋场共有四个垃圾填埋区(图4),实际上填埋区只占基地总面积的45%,其余55%的区域由湿地、溪流、滩涂、草地和林地组成。尽管垃圾填埋场对这里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不能否认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提到垃圾填埋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糟糕的环境和空气、废弃的空间景象和人们所持的邻避态度;另一方面,正因为50余年来一直作为垃圾场使用,这里的大片土地得以保留其完整性,免受城市蔓延与碎片化的威胁。
图4 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功能分区图
2 更新概念:lifescape
弗莱士河公园的设计理念是lifescape,life和landscape的合成词,包含两层意义,既预示项目将在场地上重塑一种有生命力的景观,又意蕴计划在实施中持续的动态过程。它不仅包含环境修复、垃圾隔离、物种多样性培育等生态过程,还融合了人们未来使用公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合lifescape的设计理念,弗莱士河公园规划确定了六项基本设计原则:
(1)利用公园优越的都市区位,广阔的空间以及独特的生态资源,将弗莱士河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大型城市公园;
(2)重建基地范围内的生态系统,运用先进的恢复技术重塑多样、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并推行一系列可替代能源计划及生态性示范项目;
(3)结合休闲游憩、教育、文化等功能,拓展公园的生态价值,为城市公共生活及各类活动提供特色的背景场所;
(4)为纪念“9·11”事件,建立特定的废墟填埋地点,并予以清晰的标识;
(5)在生态敏感度允许条件下优化交通网络,提升公园在纽约市域及区域范围内的可达性;
(6)分阶段进行公园建设,最大化公众参与;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维护机制,保证垃圾填埋区在后续关闭过程中的安全性。
公园方案提倡多样化的土地利用,但公园的绝大部分土地仍保留为自然区域(1740英亩,约7k㎡),包括开敞水面、盐碱滩、淡水湿地、草场和林地,并计划修建超过40英里(约64km)的自行车道和步道。水域不仅作为动植物的栖息地,还将提供水上交通及垂钓功能,湿地将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公园共指定330英亩(约1.34k㎡)的土地用作一系列项目开发,以满足运动休闲设施、教育活动、餐饮、市场、滨水活动等多样化的需求(图5)。
图5 弗莱士河公园规划平面图
3 专项规划
结合水文现状与交通条件,公园划分为五个主要片区:汇流区、北园、南园、东园和西园(图6),每个片区都拥有独特的景观特色、不同的动植物栖息地和多样化的生活设施。
图6 弗莱士河公园分区示意图
3.1 环境修复规划
环境修复与垃圾防渗是弗莱士河公园改造初期的关键任务,通过运用多层覆盖技术(图7),建立了收集废弃物产生的气体、渗漏液的系统和水质检测系统(图8,图9)。场地生态修复需达到严格的标准后方允许启动各类建设项目。
图7 正在施工的地表覆盖层
资料来源:https://www.archdaily.com/339133/landfill-reclamation-fresh-kills-park-develops-as-a-natural-coastal-buffer-and-parkland-for-staten-island
图8 弗莱士河公园景观、基础设施分层示意图
3.2 机动交通规划
机动交通规划旨在提升公园的连接度、可达性与通行能力,并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
(1)优化公园内部及对外的交通衔接,使来自不同区域的人们能方便地到达公园内各个主要目的地;
(2)结合景观地貌特征,用自然流畅的曲线线型设计车行道路,创造低速(56km/h)、景观性的驾驶体验;
(3)建立联动的多模式综合交通网络,包括多功能道路、专用路径(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徒步等)、水上交通;
(4)利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标识文字和标识牌设计,塑造富有识别性的交通路径,提升行人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方向辨识力;
(5)道路的修建进程与正在关闭过程中的垃圾填埋场所需的维护需求及各类服务相协调。
尽管公共交通是公园所在的斯塔滕岛鼓励发展的交通方式,但在以小汽车为主导的美国城市,短时间内转变主要交通方式的可行性较低。因此,公园规划包含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停车设施规划(图10)。停车场分散于公园内的各个主要片区,掩映在线性栽植的树荫下,并与停车场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停车场以可渗透性材料铺设,以减低热岛效应,并控制地表径流(图11)。
图10 弗莱士河公园机动交通规划图
图11 弗莱士河公园公园停车设施规划图
3.3 非机动交通规划
公园为使用者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非机动交通路径,这些路径隔离于车行道,并设计了特殊的人行交叉口以保障非机动交通者的通行安全(图12)。非机动公园路分为三种类型:
(1)多功能路径:可兼容不同非机动方式使用者的需求,如步行、跑步、骑车、骑马。路公园内的该类路径总长达13英里,并在每个片区内形成环路,并沿路布置标识、座椅、野餐区域、照明设备等以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
(2)专用非机动交通路径:针对特定的适用人群(普通骑行者、山地骑行者、骑马者、徒步者)设计专门的交通路径,路径总长超过20英里。
(3)亲水平台:沿公园内的溪流设计一系列延伸向水面的甲板以提升场地的亲水性,并设置多处船舶停靠点,通过水上交通加强公园的对外联系。
此外,为提升公园内部及公园对外的非机动交通联系,规划还将建造两座人行天桥。
图12 弗莱士河公园非机动交通规划图
3.4 建设项目规划
公园的建设项目以提升斯塔滕岛形象,创造宜居、宜乐、宜教的城市空间为目标(图13)。发展项目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1)引入有特色的开发项目,兼顾当代性、环保、自然、艺术、休闲、娱乐、教育、经济等多元需求;
(2)建立邻里尺度的娱乐设施,服务本地社区;
(3)设计适宜性高的景观框架,容纳公园不同时期的变化;
(4)在区域中心区集中建设各类活动所需的设施,提升设施的可达性并保护自然开敞空间;
(5)结合基地现状资源与特征,分阶段建设不同的项目,并考虑垃圾填埋场关闭过程中的维护及监管工程;
(6)选择有利于公园可持续发展且具有经济价值的商业项目。
图13 弗莱士河公园建设项目规划图
3.5 景观与栖息地规划
在1948年垃圾填埋场运营之前,弗莱士河区域是哈德逊河河口最大的湿地之一,50多年的垃圾填埋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公园总体规划旨在恢复基地原有的生态风貌与动植物栖息地(图14),并设立了五个主要目标:
(1)培育多样化、适应性强的景观空间,成为区域发展重要的生态资产;
(2)为不同动植物创造栖息地,并构建生态廊道连接现有的自然资源;
(3)建立阶段性的景观优化过程,使人们在景观复育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环境改造的乐趣;
(4)综合规划公园内部既有的各类自然资源,选择适宜的地点作为栖息地;
(5)统筹环境改造计划与垃圾填埋场关闭进程中的管理措施,增加公园收益,减少公共开支,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图14 弗莱士河公园景观与栖息地规划
4 分阶段再生
垃圾填埋场的占地面积之大、问题之复杂意味着弗莱士河更新计划将是一项长期项目。公园的项目周期预计为20~30年,考虑到建设时序性与现状场地分区,该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对应明确的完成目标(图15)。经历一系列连续的生命景观复育与清晰的综合发展规划,弗莱士河将成长为一个拥有成熟生态脉络,可持续且充满活力的生活公园(图16)。
图15 项目实施阶段
图16 景观演进过程
-2005年,填埋场是一片封闭的区域,没有公共的交通联系或服务设施
-几年后,局部场地将被修复改造为公共景观
-接着,公园内将修建道路,联系里士满大道(Richmond Avenue)和西岸高速公路(West Shore Expressway),这将大大提高公园的连通性
-逐渐地,公园内更大范围的土地将得到修复并向公众开放
-餐厅、文化设施、体育场地和其他娱乐设施将为公园带来活力
-2035年,这里将成为一片成熟的生物多样化基地(biomatrix),弗莱士河公园也将转变为一个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公园
资料来源:https://www.archdaily.com/339133/landfill-reclamation-fresh-kills-park-develops-as-a-natural-coastal-buffer-and-parkland-for-staten-island
图17 今天的弗莱士河公园
资料来源:https://www.nycgovparks.org/park-features/freshkills-park#plan
同济大学卓健工作室 孙雪婧 供稿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ycgovparks.org/park-features/freshkills-park#plan
[2] https://www.archdaily.com/339133/landfill-reclamation-fresh-kills-park-develops-as-a-natural-coastal-buffer-and-parkland-for-staten-island
[3] https://freshkillspark.org/the-park/the-park-plan
编辑、排版: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